大雄宝殿内两尊1米多高的小仙童,头上打双结,两颊留酒窝,一手抱仙桃,一手扛荷花,神态天真,到过鼓山涌泉寺的人都会留下深刻印象。我小时候看到的他俩是只系红肚兜的,不知从何时开始,穿上了锦衣。
大雄宝殿是明代建筑,这对童子却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福州铸造的艺术杰作。据说这是一位久婚不育的人士前来祈祷求子,翌年就喜得贵子,于是大雄宝殿就有了这对童子。
关于这对童子的年限和捐赠人,网上众说纷纭,多为谬误。今天(2011.6.17),我在释法光师傅的帮助下弄清了真相。
塑像底座为铸铁,兽首四足,目测约40厘米见方,高约50厘米,底座上部有水波纹,童子足踏荷叶,虽稍有锈迹,仍可清晰看出铸有“民国二十六年”的字样,粗楷字体凸高约2毫米,工艺精良。因此所传为1935年捐赠是不可能的,最早也是制造的当年——1937年。
底座之上童子为黄铜铸造,撩开童子的衣襟,腹部肚兜雕刻“杨觉空 吴作镛敬献”。 捐赠人也很明确,并无第三人。
两童子肩荷之莲花乃吴作镛等三人一九八五年重造,荷叶上雕有“石森官 石椿官 吴作镛重造莲花——公元一九八五年春节仝敬献”。
另:东侧(图右)童子左手食指遭人为损坏(估计是当年拗断莲花时受伤折断),后经焊补仍有痕迹,材质也不尽相同。
↓进得大雄宝殿,迎面就是这对童子。(拍摄时间=2011:06:17 09:48:10)
↓“石森官 石椿官 吴作镛重造莲花——公元一九八五年春节仝敬献”
评论